問新人ECFA可有新政?
【經濟日報╱社論】
2009.09.30 04:26 am
 

劉內閣下,吳內閣上,最讓人掛慮的,就是積極推動之中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FA),會不會人去政息。

之所以引人掛慮,正因為兩岸經濟合作乃是馬政府上任以來的施政主軸,乃至可以傲人的政績;即此如困頓不行,要如何贏得人民的信賴?同時,台灣鎖國自守13年,在無所作為乃至倒行逆施之間,周邊的世界已經一日千里、飛躍而前;不僅中國大陸國力快速增進,在許多國際場合舉足輕重,早非13年前的吳下阿蒙;東協十國也戮力整合,自由貿易區的架構日臻成熟,而且明年元旦即將納入中國大陸,互免關稅,成為全球矚目的超大自由貿易區,後年我們的超強競爭對手日本、南韓也將納入其中,其勢力更不容小覷。

這樣的艱難形勢,半年來在主推ECFA的經濟部大力宣揚之下,國人的危機感已然深固。一旦ECFA中途受阻,不但明年東協十國免稅進入中國大陸的石化、紡織等產品將兵臨城下,立即使國內製造業的主力遭受莫大打擊,而且聲勢已在我國之上的南韓,更將如虎添翼,不唯大陸市場我將拱手讓人,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會彼長我消。我們不能早日與對岸建立某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協定,台灣經濟將看不到明天。

然而半年來經濟部似已竭盡全力推動ECFA,而令人掛慮後繼者能否具備同樣的熱忱與戰力;但事實上,經濟部的作為處處瑕疵、觀念混沌錯亂,因而其戰果不僅事倍功半,甚至自毀長城。

最嚴重的偏差就是,推動半年,迄今罕有人能清楚說出ECFA的中文名稱;至其完整內涵,則連學者、專家、媒體也瞠目結舌、不知所云。所謂「名不正則言不順,言不順則事不行」,在此得一明證。不僅我方如此,連亟欲與我們配合推動的對岸,也同樣如墮五里霧中。最近北京社科院的一份重要內部研究報告,在說明對岸建立ECFA的重要舉措時,若媒體報導無誤,即將之直稱為「兩岸經濟合作機制」。

其實不僅對岸,我們的官員、學者、輿論、官方研究報告,論及ECFA,也都意指兩岸經濟合作協定,無人在意其與自由貿易協定之間最根本的差異在於,前者只是架構協議而已,並非真正的經濟合作協定。唯其為架構,所以才能預期明年春天前完成簽署,而非曠日費時,要數年折衝方期成功的自由貿易協定;也唯其為架構協議,才會出現早期收穫這樣過渡性的安排。過去經濟部的打算顯然是混水摸魚,用ECFA挾帶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混過大眾眼目;不過一旦ECFA簽署,兩岸經濟合作協定圖窮匕現,對整個社會又是一番折騰。

正名之外,同樣嚴重的錯誤,是經濟部始終不願對大眾說明ECFA乃是台灣走向全球自由貿易的第一步。一旦突破中共的掣肘,與美、歐等的自由貿易協定會隨即乃至同時積極推動。極力反對ECFA的在野學者私下坦承,這正是他們杯葛ECFA的關鍵所在。直到尹部長卸任,我們始終不知其顧忌何在。

但施顏祥部長就任伊始,即公開宣示,除ECFA外,要同時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自由貿易協定,立刻打破了這一個自貽伊戚的悶葫蘆。我們期待施部長也能坦率而真誠地與社會大眾溝通,將ECFA與經濟合作協定之間的關係釐清、推動的進程確立,更誠摯地說明那些產業及群體會受多大的衝擊,政府有何萬全之策助他們安度難關乃至浴火重生。施部長走對了第一步,期待他能推出一個更有力、更有效、更能與大眾站在一起的新作為!    

【2009/09/30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k33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